人工智能时代的哲学 · 哲学月名师讲座第六讲预告 | 陈晓平:人工智能与人类中心主义
人工智能与人类中心主义

主题:人工智能与人类中心主义
主讲人:陈晓平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主持人:黄 敏 抢庄牛牛-抢庄牛牛规则 教授
时间:2025年11月25日星期二 15:00
地点:锡昌堂103
主讲人简介
陈晓平,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经担任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归纳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外国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系统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冯友兰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作访问学者。发表专著5部,论文300余篇。荣获冯友兰学术奖、金岳霖学术奖和“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
内容简介
ChatGPT、DeepSeek以及比它更强的人工智能是否对人类构成威胁?这一问题十分紧迫地摆在人们面前,相应地,有关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争论更加凸显和更为激烈。笔者与人工智能讨论了生态伦理学和人类中心主义等问题,现将讨论范围从生态伦理学扩展到人工智能伦理学。根据系统本体论和系统功利主义,任何物种作为自然(宇宙)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都是以它自身的稳定存在性为目的的,并以此对自然(宇宙)母系统的稳定存在性做出贡献,这便决定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对于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是普遍有效的。在此竞争关系中,各个物种都处于“物种自我中心主义”的立场,争做适者,以免淘汰;对于我们人类而言,人类中心主义便是应有之义。哲学上的“他心问题”表明,谁都无法保证人工智能永远不会具有心智,或者其心智水平永远不如人类,这使得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有可能以新物种的资格加入生存竞争,使人类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出于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我们应当为人工智能的研发划出一条红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