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简介(Academic Biography):
徐长福,男,哲学博士(2000年,吉林大学),抢庄牛牛-抢庄牛牛规则
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实践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实践哲学评论》主编,英国Global Discourse杂志编委,广东省高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2006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主要研究领域为哲学基础理论、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文著作5部。在国内数十家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在德国Marx-Engels Jahrbuch、英国Studies in Marxism和美国Socialism and Democracy等重要国际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曾应邀赴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美国、英国、希腊、瑞士、德国和法国等国和港、台地区多所高校学习、访问或讲学。
研究方向(Research Area):
哲学基础理论、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
代表性成果(Selected Publications):
论文
-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命题的复义性——马克思的本义和恩格斯的转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年第6期。
- 论黑格尔的主谓词理论及其“颠倒”问题,《逻辑学研究》,2021年第5期。
- “政治国家”与“物质国家”的辩证法——马克思政治哲学范式的发生学考察,《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年第3期。
-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四重区分,《哲学研究》2019年第7期。
- 论《资本论》逻辑的句法形式——以马克思的商品分析为重点,《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年第4期。
- 主词与谓词的辩证——马克思哲学的逻辑基础探察,《哲学研究》,2017年第5期。
- 《论马克思早期哲学中的主谓词关系问题——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解读重点》,《哲学研究》,2016年第10期。
- 黑格尔Subjekt概念的两个维度与三层含义——基于《〈精神现象学〉序言》的一个理解,《哲学研究》2015年第11期。
- 实践之“我”与理论之“我”——笛卡尔之“我”的语用调查,《世界哲学》2015年第3期。
- On the Reception of Marx in China Today, Marx-Engels Jahrbuch 2014, Internationale Marx-Engels-Stiftung, Germany.
-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唯物史观的张力及其在西方语境中的开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2期。
- 实在辩证法:范畴词的误用——以黑格尔和恩格斯为例,《哲学动态》2010年第11期。
- 四谓词抑或二谓词——对亚里士多德述谓划分理论的批判性重构,《哲学与文化》37卷8期,2010年8月,台湾。(A&HCI刊物)
著作
1. Marxism,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revised edition), Parodos, Berlin, 2019; first edition, Parodos, Berlin, 2016.
2. 《拯救实践》(第一卷 意识与异质性),重庆出版社,重庆,2012年4月第1版。
3.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化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10年7月第1版。
4. 《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商务印书馆,北京,2020年8月第2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08年12月第1版。
5. 《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僭越与划界》(修订本),重庆出版社,重庆,2013年11月第2版;第1版,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2002年6月第1版。
编译
1.《实践哲学评论》辑刊,徐长福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广州(第1辑,2014年3月第1版;第2辑,2015年12月第1版;第3辑,2017年12月第1版;第4辑,2019年11月第1版 )。
2.伊安•亨特:《分析的和辩证的马克思主义》,徐长福、刘宇等译,重庆出版社,重庆,2010年6月第1版。
代表性项目(Research Grants):
- 实践语言、实践思维与实践智慧,教育部项目人文社科重大项目,2011年;
-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语言转向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13年;
-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与全球化时代的人类理想,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6年。
教学课程(Teaching):
- 研究生课程(Graduate Courses)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 实践哲学研究
- 辩证法研究
- 本科生课程(Undergraduate Courses)
- 异质性哲学导论
-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
- 实践哲学导论
获奖及荣誉(Awards and honors):
获奖
- 《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08年12月第1版)获广东省2008—2009年度社科成果一等奖
- 论文《黑格尔Subjekt概念的两个维度与三层含义》( 原载《哲学研究》2015年第11期) 获广东省第七届(2014—201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论文《论马克思早期哲学中的主谓词关系问题——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解读重点》(《哲学研究》2016年第10期)获得广东省第八届(2016—201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论文On the Globalization of Labor--An Argument From a Marxist and a Chinese Perspective (Studies in Marxism 2007年第11卷)获广东省2006—200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论文《求解“柯尔施问题”——论马克思学说跟哲学和科学的关系》(《哲学研究》,2004年第6期)获广东省2004—200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僭越与划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获广东省首届(1999—2003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荣誉
- 入选2006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
- 2012年获聘广东省高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联系方式(Contact Information):
- 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
- 办公地址(选填):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抢庄牛牛-抢庄牛牛规则
- 办公电话(选填):(+86)20-8411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