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Name):   

谢裕伟

 

职称(Title): 

副教授

 

工作学习经历(Professional Experience):

先后毕业于南京大学抢庄牛牛 (2011,2013)和海德堡大学抢庄牛牛 (2019)。后进入抢庄牛牛-抢庄牛牛规则 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抢庄牛牛-抢庄牛牛规则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Research Area):

德国古典哲学、德国现象学、早期近代哲学

 

代表性成果(Selected Publications):

  • 专著
  1. Praktische Regulation der Natur. Zur Grundfrage und Grundmethode der Metaphysik des späten Kant. (《对自然的实践范导——论晚期康德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方法》),Metzler/Springer, Berlin 2020.

 

  • 论文
  1. “何谓‘实在’?何以‘必然’?——康德的‘存在神论’批判及其形而上学要义”,《哲学研究》,2022年第9期,第118-127页。
  2. “莱布尼茨主义、先验哲学与判断之根据——从康德与埃伯哈特关于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之分的争论出发”,《世界哲学》,2023年第1期,第57-69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6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23年第4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哲学文摘》2023年第2期转载。)
  3. “第一哲学何以成为存在论——对‘存在论’学科的近代源起的概念史考察”,《现代哲学》,2023年第2期,第97-105页。
  4. “康德与莱布尼茨主义形而上学的告别——沿‘实在性’问题而行的三步”,《哲学分析》,2023年第4期,第62-77页。
  5. “先验哲学的‘客体’概念绎解——以康德对莱布尼茨主义存在论的反思为线索”,《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第149-156页。
  6. “康德与纯粹直观的统一性疑难——重探海德格尔早期康德解释的切入点”,《学术研究》,2023年第7期,第49-55页。(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23年第11期全文转载。)
  7. “莱布尼茨主义形而上学中‘实存’概念的三重界定”,《广东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第69-76页。
  8. “2019年度德法哲学研究进展”(合撰,第一作者,负责“德国的康德哲学研究”和“德国的现象学研究”部分的写作),《中国哲学年鉴》(2020年卷),第262-281页。
  9. “基础存在论何以是‘存在论’的——早期海德格尔思想的基本架构和内在困境”,《哲学研究》,2017年第6期,第74-82页。(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7年第8期全文转载。)
  10. “存在类比与存在意义——对青年海德格尔存在问题诸种形态的历史性考察”,《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16辑(2015年),第267-296页。
  11. “形式指引与实际生活的意向性——早期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14辑(2014年),第321-354页。
  12. “充足根据律与康德哲学的开端”,《现代哲学》,2013年第5期,第52-58页。(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3年第12期全文转载。

 

  • 书评、访谈及其他
  1. “开拓性分析与创造性批判并重——评方向红《时间与存在》”,《哲学分析》,2015年第4期,第16-27页。
  2. “形而上学及其当代命运——安东·科赫教授访谈”,《世界哲学》,2015年第2期,第47-53页。
  3. “生命·概念·行动——当代法国哲学的路径国际研讨会暨全国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世界哲学》,2013年第1期,第159页。

 

  • 译著
  1. [德]图根特哈特:《自身意识与自身规定——语言分析的解释》,张任之、谢裕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4年。

 

代表性项目(Research Grants):

  •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莱布尼茨主义与康德之关系的概念史和发生学研究”
  •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站中,第16批)
  •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第69批)
  • 主持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教师桐山基金项目(2022 - )
  •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斯•舍勒全集》翻译与研究”(2017 - )

 

教学课程(Teaching):

  • 研究生课程 (Graduate Courses)

          德国哲学原著选读(合开)

  • 本科生课程(Undergraduate Courses)
  1. 哲学导论(合开)
  2. 《纯粹理性批判》导读(合开)
  3. 康德道德哲学选读(合开)

 

获奖及荣誉(Awards and honors):

  • 江苏省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奖(2014)
  •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现象学专业委员会“熊伟青年学术奖”(2013)

 

学术兼职(Professional activities):

  •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联系方式(Contact Information):